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山西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山西高考对口招生医士类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3-1-8 16:00:36

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医士类专业
       本考纲是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医士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化学》(医药卫生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生理学基础》(第二版,古天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解剖学基础 》(王子彪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为基础,参考临床医学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制定的。
一、考试对象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专业应、往届毕业生。
二、考试总体要求
                          第一部分  化学
掌握有关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化学理论,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掌握烷烃的命名及饱和烃、不饱和烃、苯的结构和性质,理解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油脂、糖、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第二部分   生理学
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功能的调节方式;掌握血液的组成、特性及血型;掌握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调节。
                       第三部分  解剖学基础
     掌握人体的组成,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及主要功能。能正确辨认全身主要骨、关节、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的位置、结构、毗邻关系、体表标志。能在显微镜下或现代教学媒体上识别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在理论学习和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理解 有关的临床现象。
三、考试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  化学(100分)
(一)  化学基本概念及理论(40分)
1.物质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10分)
(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了解同位素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质量数、中子数、核电荷数及核外电子数间的关系。
(2)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掌握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了解原子序数的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4)理解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并能初步判断和比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5)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6)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根据化合价的升降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会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物质的量及溶液浓度(15分)
(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了解摩尔的含义。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3)理解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有关计算及溶液稀释时浓度的计算。初步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4)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计算。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分)
(1)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3)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会简单判断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4.电解质溶液(10分)
(1)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掌握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学会简单计算强酸、强碱溶液的pH值。
(4)了解盐的组成规律及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理解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
(5)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6)了解渗透现象。理解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掌握浓度与渗透浓度的关系。
(7)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
(二)元素知识(30分)
1.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20分)
(1)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化合价的变化规律;理解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氯、硫、氮等)的特性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卤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种类及原子结构的特点。
(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水、碱的化学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的连接,理解氯气的收集、检验及尾气的吸收方法。
(4)了解漂白粉的组成、有效成分、漂白原理。
(5)了解硫及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掌握二氧化硫与水、氧气的化学反应。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7)掌握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及其用途。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理解氮气与氢气、氧气的化学反应。
(9)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氨与水、氯化氢的化学反应,掌握氨水的弱碱性及氨水的电离方程式。
(10)掌握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装置、收集及检验。
(11)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检验铵离子的方法。
(12)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酸性和氧化性。
2.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10分)
(1)了解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和金属的通性;理解典型的金属单质(如钠、铝、铁等)的特性及主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典型金属单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取用、保存。掌握钠与水、氧气的化学反应。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3)掌握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4)了解焰色反应,会用焰色反应鉴别常见的金属离子。
(5)了解铝的物理性质、用途及铝合金的用途。
(6)理解铝的两性,了解铝与酸、碱的化学反应及其用途。
(7)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明矾的净水作用。
(8)了解铁单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理解亚铁盐与铁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9)掌握检验铁离子的方法。
(三)有机化合物(30分)
1.概念(5分)
(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及其特点。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
(2)了解同系列、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掌握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3)了解官能团的概念并理解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4)了解有机物的分类和反应类型。
2.烃(10分)
(1)理解五个C以下烷烃的正确命名。
(2)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分子通式。
(3)了解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卤代反应。
(4)理解乙烯、乙炔的加成反应,了解氧化及聚合反应。
(5)理解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鉴别方法。
(6)掌握苯的结构,理解苯的化学性质。
3.烃的衍生物(10分)
(1)理解醇的化学性质。
(2)了解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的弱酸性、与溴水反应。
(3)了解醛的结构,理解醛的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4)了解羧酸的结构,理解羧酸的酸性、酯化反应。
(5)理解乙醛、苯酚、乙酸的鉴别方法。
(6)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及其操作。
4.糖、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5分)
(1)了解糖的分类及生理意义。
(2)了解单糖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还原性)。
(3)了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有关性质及用途。
(4)了解淀粉的水解反应、与碘的反应及用途。
(5)了解纤维素的水解及用途。
(6)理解氨基酸的结构,并了解分类、命名及两性,知道八种必需氨基酸。
(7)理解蛋白质的组成、盐析、变性和颜色反应。
(8)简单了解六类营养素和三大营养素及膳食平衡。
(9)简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性。
(10)简单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部分  生理学(100分)
     1.绪论(7分)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3)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2.细胞的基本功能(8分)
(1)钠泵的功能及特点。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基本原理。
(3)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3.血液(10分)
(1)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
(2)三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
(3)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鉴定。
(4)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
(5)输血原则。
     4.血液循环(20分)
(1)心肌的生理特性。
(2)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
(3)心室的泵血过程及各期心脏内压力、容积和瓣膜的变化。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5)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6)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7)微循环的定义及其功能。
(8)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9)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作用、意义及特点。
(10)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主要体液物质及其作用。
     5.呼吸(8分)
(1)呼吸、呼吸形式与呼吸过程。
(2)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
(3)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4)肺活量与用力呼气量。
(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6)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
(7)二氧化碳、低氧、H+浓度对呼吸的影响。
     6.消化与吸收(7分)
(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2)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3)胆盐的作用。
(4)胃排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5)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活动的调节作用。
     7.能量代谢与体温(8分)
(1)能量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波动。
(4)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8.肾的排泄(12分)
(1)排泄的概念及主要途径。
(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3)肾小球的滤过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
(4)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
(5)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6)尿量的正常值及尿量异常的临床意义。
      9.神经系统的功能(10分)
(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和意义。
(2)内脏与躯体感觉的不同。
(3)牵涉痛的概念;肝胆疾患、心绞痛时的疼痛部位。
(4)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的表现与特征。
     10.内分泌(10分)
(1)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一般特点。
(2)下丘脑的内分泌和腺垂体激素。
(3)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与应激反应的概念。
(5)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部分  解剖学基础 (100分)
1. 绪论(2分)
(1) 了解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定义。
(2) 掌握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3) 理解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2. 细胞和基本组织(8分)
(1) 细胞
了解细胞的化学成分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理解细胞质中各细胞器的功能;掌握细胞核的结构。
(2) 上皮组织
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分布;掌握内皮、间皮、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及腺的分类;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3) 结缔组织
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细胞的形态特点、功能及各种纤维特点;理解软骨的分类和骨密质的构造;掌握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点、正常值和主要功能。
(4) 肌组织
掌握肌组织的组成和分类以及三类肌组织的一般结构;理解肌节、横小管、肌浆网、闰盘的概念。
(5) 神经组织
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理解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
3. 运动系统(16分)
(1) 概述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 躯干骨及其连结
掌握脊柱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椎间盘的位置构造、脊柱的韧带、脊柱的生理弯曲和意义。
(3) 胸廓
掌握胸廓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胸骨的结构,理解肋的构成、肋弓和肋间隙的概念及胸廓的运动。
(4) 颅骨及其连结
掌握颅的组成、脑颅骨面颅骨的名称和位置、颅的各面观的形态和重要结构。
(5) 四肢骨及其连结
掌握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主要结构。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作用以及男、女骨盆区别。
掌握全身的骨性标志。熟悉桡腕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6) 骨骼肌
掌握主要表情肌、咀嚼肌的名称和作用。
掌握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
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膈的裂孔和通过的结构。
掌握腹肌的位置、层次,腹直肌鞘的形成,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结构和临床意义。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熟悉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结构。熟悉头肌、躯干肌、四肢肌的分部 。
了解腋窝、肘窝、股三角、腘窝的位置和含有的结构。
4.  消化系统(12分)
(1)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 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3)掌握舌的形态,舌乳头的名称和功能,颏舌肌的作用,牙的形态和构造,牙式及牙周组织,三对口腔腺的位置和导管的开口。
(4)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交通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
(5)掌握食管的分部、狭窄以及与中切牙的距离。理解食管的微细结构特点。
(6)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微细结构特点。
(7)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小肠的微细结构特点。
(8)掌握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特征,阑尾的位置及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直肠的位置、弯曲、直肠横襞,肛管粘膜的形态特点。
(9)掌握消化腺的组成。
(10)掌握肝的位置、形态和肝的微细结构,肝的血液循环途径。
(11)掌握胆囊的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12)置、胰管的开口,胰的微细结构。
(13)腹膜腔的概念,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位置与功能,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5. 呼吸系统(6分)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掌握鼻粘膜的分部,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部位。
(3)掌握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分部及喉腔的狭窄。
(4)掌握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熟悉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微细结构。
(5)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态、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和肺的微细结构。
(6)掌握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概念,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7)掌握纵隔的概念,了解纵隔的境界和分部。
6.泌尿系统(6分)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肾的形态、位置,构造、被膜及肾微细结构。理解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3)掌握输尿管的行程、分部、狭窄。
(4)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膀胱底的毗邻,膀胱三角的概念。
(5)掌握女性尿道的特点。
7.男性生殖系统(4分)
(1)掌握男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
(2)掌握睾丸的位置、形态和微细结构。
(3)掌握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4)掌握输精管的走行,输精管结扎术常选择的部位,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部位。
(5)掌握精索的概念。
(6)掌握附属腺的名称,前列腺的形态、位置。
(7)掌握阴茎的构成。
(8)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
8.女性生殖系统(4分)
(1)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2)掌握卵巢的形态和位置及卵巢的微细结构。
(3)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输卵管结扎的理想部位。
(4)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分部,子宫的固定装置和微细结构。熟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5)掌握阴道后穹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6)了解乳房的位置和构造。
(7)熟悉会阴、尿生殖膈、盆膈的概念
9. 脉管系统(16分)
(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
(3)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腔内的结构和心壁的构造。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心的动脉和心包的结构。
(4)掌握大动脉、中动脉、中静脉、毛细血管管壁的微细结构特点。
(5)掌握肺动脉干和左、右肺动脉的行径以及动脉韧带的位置
(6)掌握主动脉起始、行程、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分支。
(7)掌握身体各部动脉主干的名称、位置、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
(8)掌握头、颈和四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止血点。
(9)熟悉静脉系的组成和静脉的结构特点,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回流概况及收集范围。
(10)掌握上、下肢浅静脉的起始、行径、注入及临床意义。
(11)掌握奇静脉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
(12)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及临床意义。
(13)掌握淋巴系的组成、淋巴干的名称、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14)掌握脾的形态和位置、淋巴结和脾的功能
(15)熟悉淋巴结和脾的微细结构。熟悉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和引流范围。
10.感觉器(6分)
(1)掌握视器的组成、眼球的组成。
(2)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及各层的分部和形态结构。
(3)掌握眼内容物的名称和作用、眼屈光系统的组成、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眼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4)熟悉结膜的分部、泪器的组成和鼻泪管的开口。
(5)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6)掌握外耳、中耳、内耳的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
(7)熟悉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8)熟悉听小骨链的组成、连接和功能。
(9)掌握咽鼓管的交通及小儿咽鼓管的特点。
(10)掌握位置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11)了解声波传导的途径。
(12)熟悉皮肤的组成和功能、表皮的构成和层次、真皮的构成和层次、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层次、皮肤附属器的名称。
11.神经系统(16分)
(1)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和常用术语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的概念、脊髓灰质各部神经元的类型、脊髓白质分部和主要纤维束的名称和作用、脊髓的功能。
(3)掌握脑的分部、脑干的组成、脑干各部的主要外形结构以及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的名称、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名称和性质。
(4)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功能。小脑扁桃体的临床意义。
(5)掌握间脑的分部及背侧丘脑腹后核的功能和下丘脑的组成。
(6)掌握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和分叶、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基底核的名称、新、旧纹状体的概念、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
(7)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概念、大脑前、中、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来源及其分布范围、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
(8)掌握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的分布。
(9)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布;掌握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支分布。
(10)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连脑的部位和出入颅的部位。
(11)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分布;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布。
(12)掌握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和分布。
(13)掌握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14)熟悉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位置和主要分支;胸神经前支的分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5)掌握躯干、四肢深感觉和浅感觉传导路的组成。
(16)掌握视觉传导路的组成。
(17)掌握锥体系的组成和行程。
(18)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路径、视觉传导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了解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表现;了解锥体外系的概念。
12.内分泌系(2分)
(1)掌握内分泌系的组成。
(2)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
(3)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的微细结构和分泌的激素;熟悉垂体的分部、微细结构及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和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4)理解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组织和激素的概念。
13. 人体胚胎学概要(2分)
(1) 掌握受精、卵裂、胚泡、植入、蜕膜、胎膜、胎盘屏障的概念。
(2)掌握受精的时间、部位和意义;掌握胚泡的结构、胚泡的植入时间和部位。
(3)掌握胎盘的构成和功能。
(4)掌握蜕膜的分部。
(5)了解前置胎盘、宫外孕、羊水过多、脐带过长、胎盘早剥的概念以及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了解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和分化;了解绒毛膜的形成、演变及功能。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化学》部分试卷满分100分;《生理学》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解剖学基础》部分试卷满分100分。
2.题型结构  
《化学》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
《生理学》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解剖学基础》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3.试卷的难易结构
易∶较易∶较难∶难=4∶4∶1∶1。
五、考纲说明
    1.对口升学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命题者应考虑目前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的特色,以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应知应会为主,不出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考题。
    2.命题应注重基础考查,着力内容创新。命题范围原则上不超出本考纲,凡本考纲未提及的参考教材内容均非考试内容。
    3.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必要的区分度,以利于升学的选拔,考试中单个题目的分值不应大于20分。


 

 

 

 

 

 

 


附件:山西省2013年对口升学考试医士类专业样题

山西省2013年对口升学考试
医士类专业样题

第一部分  化学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S=32  O=16  Na=23  Cl=35.5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金属中与水反应最强烈的是(  )
 A.K       B.Na      C.Mg       D.Ca
2.向下列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不会变红的是(   )
 A.氢氧化铁与盐酸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C.  铁与盐酸反应   D.铁与硝酸反应
3.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 g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C.钠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          D.O2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
4.〔OH-〕=10-10mol/L的溶液。pH为(  )
 A.1   B.3        C.4     D.10 
5.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金属是(   )
 A.金    B.铜  C.铁  D.铝
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H2SO4+2NaOH=Na2SO4+2H2O           B.CaCO3         CaO+CO2↑
 C.Al2O3+2NaOH=2NaAlO2+H2O      
  D.4HNO3(浓)+ Cu    Cu(NO3) 2+ 2NO 2↑+ 2H2O
7.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 ⇆ 2NH3(g) ,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C.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8.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水属于混合物     B.氯水属于纯净物     C.新制氯水中Cl2有漂白性        D.新制氯水中只有Cl2和H2O分子
9.下列有关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具有还原性              B.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
 C.水溶液具有强酸性                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0.下列溶液中,能够使红细胞皱缩的溶液是(  )
A.0.308mol/L的NaCl溶液  B.0.154 mol/L的NaCl溶液 
 C.0.280mol/L的葡萄糖溶液    D.0.148mol/LNaHCO3溶液
11. 常温下可使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稀硫酸
1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pH大于7的是( )
 A.NaHCO3   B.NH4Cl   C.CH3COOH   D.Na2SO4
13.误食少量下列物质可引起失明的是(  )
A.苯甲醇   B.甘油   C.甲醇     D.乙醇
14.能鉴别丙烯和丙烷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浓硝酸   D.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15. 乙醇俗称(   )
A . 酒精   B.电石    C.醋酸     D.氯仿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
2. 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2)把浓硫酸滴加到木屑后,变黑。       
(3)浓硫酸与铜加热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4)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       
3.稀溶液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            和                  。
4.烷烃、烯烃、炔烃的通式分别为        、         、        
5.在乙烯、苯、甲苯、乙醛、乙酸等5种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正确的答案后划“√“错误的答案后划“×”)
1.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    )
2.稀释浓硫酸时应边搅拌边加入水(    )
3.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定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
4.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
5.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化合价总是4价,碳原子与碳原子总是以单键结合(    )
6.人体可以通过自身合成体内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    )
7.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但能够改变化学平衡到达的时间(    )
8.医药中,将2种等渗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    )
9.临床上可以用班氏试剂检验尿中的葡萄糖(    )
10.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写出检验溶液中Cl-的方法 ,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说出人体血液中浓度最大,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对,并指出谁是抗酸成分、谁是抗碱成分


3.写出C5H12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得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将5.85克的氯化钠溶于水配成500ml,求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多少?物质的量浓度是的多少?(8分)
2.完全中和25毫升0.1mol•L-1硫酸溶液,需要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7)

                    第二部分  生理学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   D.血液凝固
2.阈电位时,细胞膜对其通透性突然增大的离子是 (   )
A.Na+    B.K+   C.Ca2+   D.CI-
3.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环节是(   )
  A.Ⅻ因子的激活                    B.Ⅹ因子的激活 
C.Ⅲ因子与Ⅶ 因子及Ca2+组成复合物 D.纤维蛋白的激活
4.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心脏射血    B.外周阻力    C.足够的血量     D.大动脉弹性
5.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   )
  A.溶解在血浆中  B.与血浆蛋白结合  C.形成HbNHCOOH   D.形成HCO-3
6.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
A.食管   B.胃   C.小肠    D.结肠
7.促进原尿生成的直接动力是  (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C.中心静脉压       D.毛细血管血压
8.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A.环境温度         B.精神因素
  C.肌肉活动         D.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9.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  (   )
  A.生长素   B.雄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10.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  )
A.延髓    B.脑桥    C.下丘脑    D.小脑

七、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它与兴奋性呈     关系。
2.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即         、        和          。
3.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其中男子红细胞的正常数量是          ,白细胞的正常数量是              。
4.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是       、       和        。
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        、        和          。

八、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
2.平静呼吸是由吸气肌与呼气肌交替收缩引起的。(  )
3.心室肌细胞具有收缩性而无传导性。(  )
4.ABO血型相同的人相互输血时,不必再做交叉配血试验。 (  )
5.葡萄糖大部分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少部分在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所以尿中无糖(  )
6.血小板有维持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和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功能(  )
7.引起机体耗氧量与产热量增加最显著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  )
8.原尿在成分上近似无蛋白质血浆(  )
9.交感神经系统比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范围广泛。(  )
10.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  )

九、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心动周期
  2. 激素
  3. 排泄
  4. 体温
  5. 肺活量
十、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小肠为何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2.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第三部分         解剖学基础

十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 不属于内脏器官的是()
A.膀胱       B.直肠        C.胃         D.心        E.子宫
 2.  内皮衬贴于()
A.气管       B.胃          C.膀胱       D.肾小管      E.血管
 3. 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又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淋巴细胞
 4. 小肠粘膜特有的结构是()
A.皱襞      B.小肠绒毛     C.微绒毛     D.淋巴小结      E.杯形细胞
5. 下列哪个结构在体表摸不到()
   A.岬       B.骶角        C.耻骨结节     D.髂前上棘      E.腓骨头
6. 能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肌是()
A.缝匠肌    B. 股二头肌   C. 股四头肌     D.半腱肌      E.半膜肌
 7.肝门的结构不包括()
A.肝固有动脉    B.肝门静脉    C. 肝左、右管     D.神经和淋巴管    E. 肝静脉
 8. 喉腔中最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前庭裂      C.声门裂      D. 喉前庭       E.喉室
9.含有静脉血的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左心房        E.左心室
10. 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是()
     A.桡神经     B.腋神经     C.正中神经       D. 尺神经      E.肌皮神经

十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神经元胞体中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胸骨角两侧平对__________。
 3. 腹股沟管在男性有__________通过。
 4. 三角肌受______神经支配。
 5.肝板之间的间隙为___________。
 6. 膝关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7. 肾单位由_________ 和__________组成。
 8. 女性膀胱的后方与_________和_________相邻。
 9.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受______神经支配。
10.受精一般发生在排卵后的_________小时之内。

十三、判断题(正确画“√ ”,错误画“×”。每题1 分,共10分)
 1.胃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和降钙素。()
 3. 神经垂体分泌加压素。()
 4. 右肺分三叶,左肺分两叶。()
 5.右肾比左肾低。()
 6 .肾门的结构有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神经和淋巴管。()
 7. 前列腺属于男性的生殖腺。()
 8.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介于膀胱和直肠之间。()
9.体循环起始于左心房。()
10. 面神经支配咀嚼肌。()

十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 分)
 1.上消化道     
 2.肺小叶   
 3.前尿道     
 4.静脉角     
 5.灰质

十五、问答题(共20分)
   1.试述肝门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和收集范围(10分)
   2.简述房水的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6分)
   3.有哪四个语言中枢,分别位于何处(4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